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當前位置:首頁技術文章衝(chong) 擊試驗機對運輸包裝件的基本實驗

衝擊試驗機對運輸包裝件的基本實驗

更新時間:2016-07-19點擊次數:3048

1主題內(nei) 容與(yu) 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對運輸包裝件進行可控水平衝(chong) 擊試驗的試驗原理、試驗設備()及試驗程序。

    本標準適用於(yu) 評定運輸包裝件所能承受的水平衝(chong) 擊力和包裝對內(nei) 裝物的保護能力。它既可以作為(wei) 單項試驗,也可以作為(wei) 包裝件係列試驗的組成部分。

2引用標準

    GB 485711運輸包裝件基本試驗 水平衝(chong) 擊試驗方法(斜麵試驗、吊擺試驗)

    GB 3538運輸包裝件各部位的標示方法

    GB 48571運輸包裝件基本試驗 總則

    GB 48572運輸包裝件基本試驗 溫濕度調節處理

3術語

31止回載荷裝置:與(yu) 試驗樣品相同或相似的模擬裝置。

32止回載荷:衝(chong) 擊時,止回載荷裝置對試驗樣品所產(chan) 生的擠壓力。以模擬在運輸車輛中包裝件後部所受到的載荷。

33脈衝(chong) 程序裝置:控製衝(chong) 擊試驗機產(chan) 生的衝(chong) 擊脈衝(chong) 參數(如:脈衝(chong) 的波形、峰值加速度和持續時間等)的裝置。

4試驗原理

    使試驗樣品按預定的狀態,以一定的衝(chong) 擊速度衝(chong) 擊,通過脈衝(chong) 程序裝置產(chan) 生需要的衝(chong) 擊脈衝(chong) 。

5試驗設備

51斜麵耐熱衝(chong) 擊測試儀(yi)

    用於(yu) 本試驗的斜麵衝(chong) 擊試驗機由鋼軌道、台車、衝(chong) 擊麵和脈衝(chong) 程序裝置組成。

511鋼軌道

    應滿足GB 485711211條的要求。

512台車

5121台麵應平整,具有足夠的尺寸,以滿足放置試驗樣品和止回載簡裝置(參見附錄A)的要求。

5122台麵上應有一隔板,隔板與(yu) 台麵垂直。並且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在試驗時台麵與(yu) 隔板保持剛性。

5123隔板與(yu) 試驗樣品相接觸的表麵應平整且其尺寸應大於(yu) 試驗樣品受衝(chong) 擊部分的尺寸。

5124台車上應裝有鋼輪,其直徑不小於(yu) 75 mm,鋼輪應保持清潔,滾動良好。

5125台車上應裝有自動釋放裝置,並與(yu) 牽引機構配合使用,使台車能在斜麵上的任意位置釋放。

5126采取適當措施(如使試驗樣品和台麵之間有一定的摩擦力),使試驗樣品與(yu) 台車從(cong) 靜止到衝(chong) 擊前的運動過程中無相對運動。但在衝(chong) 擊時,試驗樣品相對台車應能自由移動。

513衝(chong) 擊麵

5131衝(chong) 擊麵應位於(yu) 軌道的zui低端,其衝(chong) 擊表麵與(yu) 軌道成90°±1°。

5132衝(chong) 擊麵應平整並有足夠的硬度,在表麵的任何一平方厘米的麵積上承受1568N160kgf)負荷時,變形應不大幹025mm

5133固定衝(chong) 擊麵的結構架應有足夠的強度,衝(chong) 擊時不得有明顯位移。

5134固定衝(chong) 擊麵的結構架應安裝製動裝置以防止台車二次衝(chong) 擊。

514脈衝(chong) 程序裝置

    隔板或衝(chong) 擊麵上應安裝脈衝(chong) 程序裝置,這種裝置和采用液壓、彈簧或緩衝(chong) 材料等形式。

52水平衝(chong) 擊試驗機

    水平耐熱衝(chong) 擊測試儀(yi) 由鋼軌道、台車、衝(chong) 擊麵和脈衝(chong) 程序裝置組成。

521鋼軌道

    兩(liang) 根平直鋼軌,固定在水平麵上,軌道表麵保持清潔、光滑。

522台車

    應有驅動台車運動的裝置。此種裝置可采用液壓、氣動、機械牽引等形式,能夠控製台車的衝(chong) 擊速度,使其能以預定的速度進行衝(chong) 擊。台車還應滿足本標準中512151235126的規定。

523衝(chong) 擊麵

5231衝(chong) 擊麵安裝在軌道末端,其衝(chong) 擊表麵與(yu) 台車運動方向成90°±1°。

5232衝(chong) 擊麵和固定衝(chong) 擊麵的結構架應滿足本標準中51325133的規定,並有防止二次衝(chong) 擊的裝置。

524脈衝(chong) 程序裝置

    應符合本標準中514的規定。

53吊擺衝(chong) 擊試驗機

    用於(yu) 本試驗的吊擺衝(chong) 擊試驗機由懸吊裝置、衝(chong) 擊麵和脈衝(chong) 程序裝置組成。

531懸吊裝置

    懸吊裝置除應滿足GB 485711221條的要求外,還應在台板的台麵上,裝有一直立隔板,對台麵及隔板的要求應符合本標準中512l5124的規定。

532衝(chong) 擊麵

    衝(chong) 擊麵應垂直於(yu) 水平麵。衝(chong) 擊麵的表麵硬度和結構架強度等,應符合本標準中51325133的規定。

533脈衝(chong) 程序裝置

    應符合本標準中514的規定。

54止回載荷裝置

541可采用特殊的止回載荷裝置提供一個(ge) 適當的止回載荷(參見附錄A),也可以采用與(yu) 試驗樣品相同的包裝件作為(wei) 止回載荷裝置。

542應規定每一個(ge) 試驗過程中止回載荷裝置的重量和摩擦特點。

543止回載荷裝置和試驗樣品相接觸麵的麵積應相等。

55測試係統

551測試係統由加速度傳(chuan) 感器、信號放大器、確示和記錄裝置組成。要求能置示並記錄試驗樣品所承受衝(chong) 擊加速度一時間曆程。

552測試係統要有足夠的加速度量程,在任何衝(chong) 上點上不得出現過載現象。

553測試係統要有足夠的頻率響應,在測量範圍內(nei) ,測試儀(yi) 器的精度應在±2%之內(nei) ,測試係統的各項技術指標應符合有關(guan) 規定。

56試驗設備的校正

    試驗機及測試係統應全部進行校正,保證試驗精度。

6試驗程序

61試驗樣品的準備

    GB 48571的要求準備試驗樣品。

62試驗樣品各部位的編號

    GB 3538的要求對試驗樣品各部位進行編號。

63試驗樣品的預處理

    GB 48572的要求選定一種條件對試驗樣品進行溫濕度預處理。

64試驗時的溫濕度條件

    試驗時,試驗場所的溫濕度條件應盡量接近預處理時的溫濕度條件,或在試驗樣品離開預處理條件5 min之內(nei) 開始試驗。

    當流通過程中的氣候條件危及包裝材料及其使用性能時,試驗應在與(yu) 預處理相同的溫濕度條件下進行。

65試驗步驟

651記錄試驗時試驗場所的溫度和相對濕度。

652將試驗樣品放置在台車(斜麵衝(chong) 擊試驗機、水平衝(chong) 擊試驗機)或台板(吊擺試驗機)的軸向中心位置上,接受衝(chong) 擊的麵或棱穩定地靠著隔板。止回載荷裝置放在試驗樣品的後部,緊靠著試驗樣品。

  注:如果試驗樣品為(wei) 托盤包裝時,則不必附加止回我荷裝置。

6521試驗樣品進行麵衝(chong) 擊時,其衝(chong) 擊表麵與(yu) 隔板之間的夾角應不大於(yu) 2°。

6522試驗樣品進行棱衝(chong) 擊時,其衝(chong) 擊棱與(yu) 隔板之間的夾角應不大幹2°。如試驗樣品為(wei) 平行六麵體(ti) ,則應使組成該棱的兩(liang) 個(ge) 麵中的一個(ge) 麵與(yu) 隔板麵的夾角為(wei) 預定角,其角度誤差不大於(yu) ±5°。或在預定角的±10%以內(nei) (兩(liang) 者取較大值)。

653根據要求的衝(chong) 擊加速度值,衝(chong) 擊波形和持續時間選擇合適的脈衝(chong) 程序裝置,按預定的衝(chong) 擊速度進行衝(chong) 擊。衝(chong) 擊速度誤差應不大於(yu) 預定水平衝(chong) 擊速度的±5%。

654試驗後按有關(guan) 標準規定檢查包裝及內(nei) 裝物的損壞情況。並分析試驗結果。

7試驗報告

   衝(chong) 擊試驗機試驗報告應包括下列內(nei) 容:

    a.              試驗樣品的數量;

  b.詳細說明包裝容器的外部尺寸,結構和材料規格,附件、襯墊、支撐物、固定方式、封口、捆紮狀態及其他防護措施;

    c.內(nei) 裝物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性能等,如果使用模擬物,應加以說明;

    d.試驗樣品的內(nei) 裝物質量,以千克計;

    e.預處理時的溫度,相對濕度和時間;

    f.試驗場所的溫度和相對濕度;

    g.試驗所用設備,儀(yi) 器類型;

    h.試驗時,試驗樣品的預定狀態;

    i.試驗樣品,試驗順序和試驗次數;

    l.衝(chong) 擊速度、衝(chong) 擊加速度、衝(chong) 擊波形、脈衝(chong) 持續時間及止回載荷裝置與(yu) 台麵的摩擦情況;

    k.脈衝(chong) 程序裝置形式;

    l.記錄試驗結果,並提出分析報告;

    m.說明所用試驗方法與(yu) 本標準的差異;

    n.試驗日期、試驗人員簽字、試驗單位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