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1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重量(透濕杯)法測定薄頁材料透濕度和折痕透濕度的方法。
本標準適用於(yu) 平整的、能阻礙水蒸氣透過的薄頁包裝材料,如紙、紙板、塑料薄膜、紙與(yu) 薄膜或金屬箔的複合材料、橡膠或塑料塗覆織物等。本方法不適用於(yu) 在試驗條件下由於(yu) 接觸熱蠟而損壞或產(chan) 生明顯收縮的薄膜。對透濕度小於(yu) 1 g/(m3·24 h)或厚度大於(yu) 3mm的材料,不建議使用此法。
2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於(yu) 本文件的應用是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jin) 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yu)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適用於(yu) 本文件。
GB/T 450紙和紙板﹑試樣的采取及試樣縱橫向、正反麵的測定(GB/T 450-2008,ISO 1862002,MOD)
GB/T 10739紙、紙板和紙漿試樣處理和試驗的標準大氣條件(GB/T 10739--2002,eqv ISO 187.1990
3術語和定義(yi)
下列術語和定義(yi) 適用於(yu) 本文件。
3.1
透濕度 water vapour transmission rate
在規定的溫濕條件下,單位時間內(nei) 穿過單位麵積試樣的水蒸氣質量。以克每平方米24小時表示Lg/(m2·24 h)]。
注:透濕度取決(jue) 於(yu) 材料的厚度、組成及滲透性能,以及測試時的溫度和相對濕度。
3.2
折痕透濕度 water vapour transmission rate of creased materials
與(yu) 透濕度相同的試驗條件下,折痕試樣的透濕度與(yu) 未折痕試樣透濕度之差,以24h透過100 m長試樣折痕的水蒸氣的質量表示[g/(24 h - 100 m)].
4原理
內(nei) 裝幹燥劑、由待測材料封口的透濕杯放置在溫濕條件受控的大氣中,在適當的時間間隔時稱量透濕杯的質量。當增加的質量與(yu) 時間間隔成比例時,就可以計算出透濕度。
5試驗裝置和材料
5.1透濕杯
5.1.1由鋁或不鏽鋼製成,其直徑尺寸應適於(yu) 在天平上稱量。質量要求輕而堅硬,在實驗條件下具有防腐蝕性能。由Al 99.5級鋁經化學或陽極氧化保護製成的透濕杯適用於(yu) 本標準。
5.1.2透濕杯上有一個(ge) 凹槽用於(yu) 蠟封試樣,凹槽的結構可以使封樣用蠟封住杯口,並且可防止水蒸氣從(cong) 試樣的邊緣泄漏。透濕杯在樣品平麵以下部分的深度應不低於(yu) 15 mm(深杯)或8 mm(淺杯),在試樣與(yu) 幹燥劑之間不應有幹擾水蒸氣流動的障礙。放有幹燥劑的杯底的麵積應與(yu) 試樣暴露的麵積相當。每個(ge) 杯子應標有不同的編號。
5.1.3 圖1給出了透濕杯的尺寸,僅(jin) 對杯的內(nei) 徑有嚴(yan) 格要求,為(wei) (60.0±0.4)mm,杯的有效測試麵積為(wei) 0.002 83 m2。其他尺寸的透濕杯也可以使用,但直徑不應小於(yu) 56.1 mm,且精確度應高於(yu) 1%。
5.2杯環
與(yu) 透濕杯組合使用密封試樣,並確保透濕麵積準確。其材質和內(nei) 徑與(yu) 透濕杯相同,如圖2所示。
5.3封蠟定位器
用於(yu) 注蠟時固定試樣和杯環,如圖3~圖5所示,由導正環、杯台和壓蓋3件組成。
5.4金屬壓棍
寬65 mm,質量6.5 kg,製作折痕試樣時用。
5.5蓋子
每個(ge) 蓋子的編號應與(yu) 透濕杯相對應,蓋子的材質與(yu) 透濕杯相同,其邊緣與(yu) 透濕杯的外壁相匹配,蓋在透濕杯的上麵,保證透濕杯從(cong) 試驗環境中移出稱量時,不會(hui) 有水蒸氣損失。
5.6水浴
用於(yu) 融蠟。
5.7裁樣板或試樣切刀
用於(yu) 裁切圓形試樣,直徑與(yu) 透濕杯的凹槽直徑相匹配。與(yu) 圖1所示的透濕杯相匹配的直徑為(wei) 64 mm.
5.8分析天平
精度0.1 mg。
5.9封樣用蠟
用於(yu) 密封試樣,熔點為(wei) 50 ℃~70 ℃,在 50 cm3暴露麵積的情況下24 h質量變化不大於(yu) 1 mg 的工業(ye) 石蠟或其他蠟。如果蠟中含有微量的水,可將蠟加熱到105 ℃~110 ℃除去水分。
5.10幹燥劑
粒度為(wei) 可通過2.4 mm的篩孔,但不通過0.6 m m篩孔的無水氯化鈣或在120℃下烘幹3 h以上,粒徑不大於(yu) 5 mm的矽膠。
5.11恒溫恒濕設備
溫度可精確控製在±1.0℃範圍內(nei) ,相對濕度可精確控製在±2%,風速為(wei) 0.5 m/s~2.5 m/s,關(guan) 閉設備後應在15 min內(nei) 可再達到規定的溫濕度。可使用恒溫恒濕箱或鹽的飽和溶液達到所需的溫濕度。當采用飽和溶液時,設備內(nei) 的空氣應不停地循環流動。
6樣品的采取
按GB/T 450采取試樣。
7溫濕處理及試驗條件
7.1備樣前建議按照GB/T 10739對樣品進行溫濕處理。
7.2根據試驗的目的,可選擇以下的標準溫濕條件下進行試驗:
條件A:溫度(25±1)℃ 相對濕度(90±2)%
條件B;溫度(38±1)℃ 相對濕度(90±2)%
條件C:溫度(25±1)℃ 相對濕度(75±2)%
條件D:溫度(23±1)℃ 相對濕度(85±2)%
條件E:溫度(20±1)℃ 相對濕度(85±2)%
7.3以上的試驗條件中條件A和條件B可以通過使用硝酸鉀飽和溶液來達到,條件C可以通過使用氯化鈉飽和溶液來達到,條件D和條件E可以通過采用飽和溶液來達到。
注。當采用飽和溶液時,用於(yu) 測量相對濕度的傳(chuan) 感器會(hui) 受到鹽霧的影響,因此需有相應的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