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木規程非等效采用ISO1974:1990《紙張撕裂度的測定(愛爾門道大法)》中有關(guan) 試驗儀(yi) 器原理,結構及校準方法等基本技術內(nei) 容。
1範圍
本規程適用於(yu) 最大試驗力不超過16000mN的各種規格的紙與(yu) 紙板撕裂度儀(yi) (以下簡稱“撕裂儀(yi) ")的檢定、後續檢定和使用中的檢驗。
2引用文獻
本規程引用下列文獻: .
《JJF 1001-1998通 用計量術語及定義(yi) 》
《GB/T 455.1- 1989紙撕 裂度的測定法》
《GB/T 455.2- -1989 紙板 撕裂度的測定方法》
《QB/T 1050- 1998紙與(yu) 紙板撕裂度儀(yi) 》
使用本規程時應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獻的現行有效版本。
3概述
撕裂儀(yi) 是紙與(yu) 紙板撕裂強度測定的專(zhuan) 用儀(yi) 器。
撕裂儀(yi) 是根據國際標準定型的愛爾門道夫式儀(yi) 器的工作原理設計。一個(ge) 幾何形體(ti) 和特性參數已確定的扇形撰體(ti) ,當把它的質心升至一定高度時將具有位能,當將它群放做自由擺動時.將產(chan) 生能量的轉換,撕裂儀(yi) 就是以扇形擺體(ti) 提升後所具有的能量作為(wei) 撕裂試樣的能源,以標準規定的工作條件為(wei) 依據設計的完整的試驗裝置。撕裂儀(yi) 的結構主要由扇形擺休、切紙機構、夾紙機構、操作控製機構等部件組成。撕裂儀(yi) 外形結構如圖1所示(其他與(yu) 圖示結構不同的撕裂度儀(yi) 均適用於(yu) 本規程)。
4計量性能要求
4.1力示值準確度
力示值準確度,按級別應符合表1要求。
4.2扇形撰體(ti) 支撐軸摩擦阻力
擺軸摩擦阻力以阻力代用指標衡量,應符合表2要求。
4.3指針摩擦阻力
指針摩擦阻力對各量程的扇形擺體(ti) 均為(wei) 30mN±10mN。
指針摩擦阻力值以指針被推移出零位刻線的距離,折算為(wei) 靠近標尺零線的刻度分度格數為(wei) 代用指標衡量。以刻度分度數表示的指針摩擦阻力,應符合表3要求。.
5通用技術要求
5.1 外觀和各部分的相互作用
5.1.1撕裂儀(yi) 外觀表麵應尤碰傷(shang) 、劃傷(shang) 、鏽斑及彤響測量準確度的其他缺陷。
5.1.2撕裂儀(yi) 指針移動過程中應平穩,無掉針和晃動現象,在任何位置均應能可靠停置。
5.1.3撕裂儀(yi) 扇形擺體(ti) 在自由擺動過程中不應有鬆動或阻滯現象。
5.1.4撕裂儀(yi) 應有標牌和必要的標記,主要內(nei) 容包括:
一一出廠日期、編號或生產(chan) 批號;
一一製造廠名;
一一儀(yi) 器名稱、型號;
一一準確度等級;
一一計量器具製造許可證標記等。
5.2調節與(yu) 控製機構
5.2.1 扇形擺體(ti) 前後位置應能方便調節,調節後應能可靠鎖緊。
5.2.2撕裂儀(yi) 整體(ti) 水平和垂直 基準應能方便調節,調節後應能可靠地鎖定位置。
5.2.3撕裂儀(yi) 扇形擺體(ti) 初 始位置控製和調節應方便省力,調節後位置不應變動。
5.2.4撕裂 儀(yi) 指針零位調節和控製應可靠,操作應輕便省力。
5.3 切紙機構
5.3.1 切刀刀架應穩固,操作應方便省力。
5.3.2切刀刀位調節應方便,試樣初切口應能在18.5mm~20.5mm範圍內(nei) 任意調節。
5.3.3切刀刃口應鋒利,被切出的切口不應起毛,切口偏斜量應不超過0.5mm。
5.4結構特性幾何參數
一一撕裂力臂:(104±1)mm;
一一撕裂初始角:27.5°±0.5°;
一一撕裂距離: (43±0.5)mm;
一一夾紙器間距離:(2.8±0.3)mm.
5.5標尺刻度與(yu) 標示刻線
撕裂儀(yi) 的力標尺刻度線、扇形擺體(ti) 上的垂直位置和待工作位置的指示刻線均應清晰、醒目。
6計量器具控製
6.1 檢定條件
6.1.1 檢定環境條件應符合下列要求:
——環境溫度:10C~ 30C ;
——工作台穩固,台麵平整;
——工作台麵上應墊厚橡膠墊。
6.1.2 檢定使用的計量標準器具、*和工具包括:
——相對誤差不超過±0.1%的專(zhuan) 用重力砝碼;
——遊標卡尺、鋼板尺等通用工具盤具。
6.2檢定項目和檢定方法..
6.2.1 檢定項目一覽表(見表4)
6.2.2外觀和各部分的相互作用
6.2.2.1要求:應符合 5.1.1~5. 1.4的規定。
6.2.2.2檢定方法 :按要求目測、實測和操作檢定。
6.2.3調節與(yu) 控製機構
6.2.3.1 要求:應符合5.2.1~5.2.4規定。
6.2.3.2檢定 方法:按要求實際操作檢定。
6.2.4 切紙機構
6.2.4.1.要求:應符合 5.3.1~5.3.3規定。
6.2.4.2檢定方法 ;按要求進行實測、實切檢定。
6.2.5結構特性幾何參 數
6.2.5.1要求:應符合 5.4規定。
6.2.5.2檢定方法;按要求用遊標卡尺實測,其中撕裂初始角的檢驗,采用實測直角邊和斜邊長度尺寸,然後按計算角度的方法檢定。
6.2.6標尺紂度與(yu) 標示刻線
6.2.6.1 要求:應符合5.5規定。
6.2.6.2檢定方法:目測檢定。
6.27扇形擺體(ti) 支撐軸摩擦阻力
6.2.7.1要求:應符合 4.2規定,並滿足表2要求。
6.2.7.2檢定方法:將扇形擺體(ti) 升起,在擺體(ti) 控製器上停置,把指針撥開使其在擺體(ti) 擺動時碰不到指針限製器。按住控製板,扇形擺體(ti) 自由撰動,記下往複擺動次數,當擺體(ti) 域幅量的總和達到25mm時停止記數。記錄下的擺動次數應符合表2中規定的指標。
6.2.8 指針摩擦阻力
6.2.8.1要求:應符合 4.3規定,並滿足表3要求。
6.2.8.2檢定方法:
指針糜擦阻力按以下順序檢定:
——檢查儀(yi) 器水平和乘直基準,調好指針零點(對零);
——將扇形擺體(ti) 升起至待工作位登,將指針置於(yu) 零線位置;
——按下擺體(ti) 控製器檔板,擺體(ti) 做一次空擺,指針將被推出力標尺的零線以外。指針被推出零線的距離,應符合表3的要求。.
6.2.9 零位穩定性
6.2.9.1 要求:應符合4.1中表1規定。
6.2.9.2檢定方法:將儀(yi) 器水平和垂直基準調好,在夾紙器上不夾試樣,將扇形擺體(ti) 升起,然後做一次無負荷斷裂試驗(即空擺試驗),指針將被推至力標尺零線位置.觀察指針是否指零,若不指零可調節指針控製器,使指針正好與(yu) 力標尺零線對齊。然後重複做五次空擺試驗,指針每次都停在零位(樂(le) 線)即為(wei) 合格。
6.2.10示值誤差和示值變動性
6.2.10.1 要求:應滿足表1要求。
6.2.10.2檢定方 法:
示值誤差與(yu) 示值變動性同時檢定,按下列順序進行:
——檢測點的確定:在各級盤程的測量範圍內(nei) 選取均勻分布的五個(ge) 檢測點,一般應選定在測量.上限值的20%、35%、50%、70% .90%各點;
——檢驗前,調好儀(yi) 器水平和垂直基準,並調好指針零點;
——將專(zhuan) 用力砝碼安裝在扇形擺體(ti) 的示值檢驗孔中(注意:各種結構的撕裂度儀(yi) ,示值檢驗孔的位暨和砝碼質量是不同的),升起擺體(ti) 停置在待工作位置,指針停靠在指針檔板上,然後按下擺體(ti) 控製板,擺體(ti) 被釋放做--次模擬撕裂試驗,此時指針被推移至力標尺的相應刻度位置,指針指示出的力值應與(yu) 專(zhuan) 用力砝碼的標稱值一致。按進程每個(ge) 檢測點重複試驗三次,以力砝碼標稱值為(wei) 依據,在力標尺上讀數,示值誤差和示值變動性按阿式(1)和式(2)計算:
6.3檢定結果 的處理
6.3.1經檢定合格的撕裂儀(yi) 發給檢定證書(shu) ,檢定不合格的撕裂儀(yi) 發給檢定結果通知書(shu) ,並注明不合格項目。
6.3.2 檢定證書(shu) 內(nei) 頁應讓明檢定條件、檢定項目、檢定結果、準確度等級、誤差。
6.4 檢定周期
檢定周期一般不超過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