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下載
Data download刷設計要求設計師態度上認真嚴(yan) 謹,設計風格上不拘一格,工作上理性仔細,下邊所列是在印前設計及輸出中容易出現和忽略的問題及注意事項。
1)確定成品尺寸。要根據實際使用紙張的規格尺寸計算。設置好文件,以使電子文件的頁麵尺寸與(yu) 印刷品的頁麵尺寸相匹配。因版麵設計尺寸大小不當會(hui) 造成紙張上的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
2)字符錯誤或丟(diu) 失。保證打開排版文件葉不報缺字體(ti) ,或經客戶同意後可用相似的字體(ti) *替換;保證排版文件中字符是從(cong) 字符菜單中選用的真實字符,而不是從(cong) 樣式菜單中選用的類似“粗體(ti) ”的樣式;另外注意在一些RIP中,TrueType和TypelPostScript字符之間的相互幹涉引起字符替代和字符串位。
3)製版發排中要注意觀察RIP上預示確認後出片,檢查文字四色還原是否正常,文字是否有疊加或亂(luan) 碼現象。Word文件不能發彩色,可拚大版,易出現掉字,掉圖。
4)圖像的格式、模式和分辨率;圖形圖像中的新建文件、外設掃描文件、數碼相機拍攝文件等,印刷工藝要求其圖片分辨率至少要達到300像素/英寸。檢查圖像鏈接,保證不缺圖,保證圖像格式為(wei) 通用格式(TIF,EPS等),JPEG格式因在儲(chu) 存過程中會(hui) 壓縮漸變,圖片像素有一定損失,很難勝任高質量印刷輸出。圖片文件根據設計製作要求要選擇CMYK模式或灰度模式,保證圖像的分辨率適合印刷要求,不要過大的縮放圖像;隻有這樣在發排中才不會(hui) 出現因像素點不足圖片發虛和彩色圖片用RGB模式發排後變成灰度圖的遺憾。
5)盡可能以zui後輸出尺寸和適合的分辨率掃描或獲取圖像;在創建的軟件中旋轉鏡或倒置圖像,而不要在排版軟件中;在儲(chu) 存zui後的圖片之前去除額外的路徑和通道以簡化文件。
6)套印與(yu) 套版色。注意一些黑色文字和線條是否設置了套印(分色檢查是否鏤空),黑色文字用單色黑,避免有四色文字的出現;另外,如果是手工加的標誌線一定要確定為(wei) 四色套版色:裁切線要選擇極細線,CMYK四色模式且CMYK四色每色取值都為(wei) 100,這樣才能保證四色版上都有裁切線,使印刷精度得到保證。
7)拚版與(yu) 標記。了解文件的裝訂方式,保證拚版折頁正確,拚版大頁麵上應帶有成品線、套準線、(折頁線、書(shu) 脊線——用於(yu) 折頁和膠訂書(shu) 籍封麵)梯尺和色彩標識等所需標記;出血到位。
8)出血與(yu) 圖文邊距。出血圖文要做到位(一般為(wei) 3mm,有時受紙張尺寸或印後加工條件影響可做到2mm~5mm),版麵內(nei) 圖文與(yu) 成品線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被裁切掉或影響頁麵美觀。
9)圖文間距與(yu) 色差。保證圖像不壓文字(在有些排版軟件中,進行拚版或圖像的重新置入等操作時,圖文互斥經常會(hui) 失效,從(cong) 而使圖像壓在文字上);保證文字在底圖上的清晰度(當文字壓在相鄰顏色的底圖上時,要注意加陰影或勾邊等修飾)。
10)用單純排版軟件印刷製版。發排前要檢查文字是否帶齊,也就是檢查鏈接,通過“文件”菜單下的“鏈接”命令查看鏈接對話框是否有文件遺失,有無鏈接錯誤。文字文件要選用常用字體(ti) ,字體(ti) 特殊,要將所用字體(ti) 一並考入發排文件包中,防止字體(ti) 被替代或臨(lin) 時因發排字體(ti) 不全,改動文本、變化字體(ti) 而影響製作效果。
11)仔細校對。每個(ge) 印前製作人員對設計師出錯評論的zui多的就是字體(ti) 。自從(cong) 電子出版出現以來,設計師一直忘記傳(chuan) 送必須的字體(ti) 。但錯誤遠遠不止遺失文字:設計師經常傳(chuan) 送錯誤的字體(ti) ,或者改動過的字體(ti) ,或者因版本差異而不兼容的字體(ti) 。對於(yu) 使用Mac機的設計師來說,主要使用Adobe或其他一些主要供應商的字體(ti) ,這些字體(ti) 輸出中心一般都備有,因而,在輸出這類文件時報字體(ti) 方麵的錯很少。但是,對PC機來說,采用的字體(ti) 軟件包品種繁多,而輸出心不可能全都買(mai) 來備用,因而,在輸出這類文件時報字體(ti) 方麵的錯就較多,在設計時要特別注意字體(ti) 的問題。
12)檢查出版物中黑色文字是否為(wei) 四色字。如果是,將其改為(wei) 單色100%黑。除非字體(ti) 非常複雜或者細節精細,否則在你把圖片輸入排版軟件之前把文件中的任何文本都轉成路徑。
13)注意顯示器偏色問題。顯示器老化或軟件調試等原因,會(hui) 造成顯示圖像不能達到所見即所得的結果,出現色差較大,因而造成損失。為(wei) 避免此類事件發生,要定期檢查顯示器的顯示效果,谘詢專(zhuan) 業(ye) 人員進行調試,輸入顏色數值要參照色標本。
14)印刷前打樣是*的環節,不能因任何原因忽略此項工作,這是校對工作*的一個(ge) 過程。
15)明確告之輸出中心印刷物的成品尺寸、印量、印刷用紙等,以方便拚版以及掛網。
16)如兩(liang) 頁內(nei) 容相同,知識黑色文字部分不同(經常碰到),那麽(me) 隻需輸出*頁的CMYK四色,以及第二頁的K色即可。
17)輸出時的掛網精度。掛網精度一般稱為(wei) 掛網目,掛網的精度越高,印刷成品就越精美,但與(yu) 紙張、油墨等有較大關(guan) 係。如果你在一般的新聞紙(報紙)上印刷掛網目高的圖片,那麽(me) ,該圖片不但不會(hui) 變得更精美,反而會(hui) 變得一團糊。所以,輸出前必須首先明確印刷品的印刷用紙,再決(jue) 定掛網的精度。一般常見的用紙及掛網目精度:進口銅板紙或不幹膠等:175~200線;進口膠版紙燈:150~175線;普通膠版紙等:133~150線;新聞紙:100~120線,以此類推,紙張質量越差,掛網目就越低,反之亦然。
18)印刷及後期加工過程中,要進行印刷樣品抽檢,及時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
文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