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电子体育
News Center當前位置:首頁
Kaiyun电子体育
剝離試驗機對硫化橡膠與(yu) 金屬粘合的測定
1適用範圍
本標準適用於(yu) 測定橡膠與(yu) 金屬粘合的90°剝離強度。
本標準等效采用標準ISO 813-1974《硫化橡膠--與(yu) 金屬粘合的測定--單板法》。
2原理
本試驗是以90°的分離角剝離試樣,用剝離試驗機測定橡膠與(yu) 金屬剝離時所需的力。試作單位寬度上所能承受的平均剝離力為(wei) 橡膠與(yu) 金屬粘合的90°剝離強度。
3儀(yi) 器
3.1剝離試驗機應能保證夾持器以50±5mm/min的恒定速度對試樣加載。試驗機應有記錄剝離負荷曲線的裝置。
3.2夾具的形狀和尺寸如圖1所示。嵌裝試樣的端部寬度為(wei) 25mm,間隙為(wei) 1.8mm。夾具應具有使
拉伸力方向與(yu) 橡膠金屬粘合麵成90°的結構。
3.3下夾持器應能夾住橡膠條而不會(hui) 造成橡膠滑動或橡膠斷裂。
4試樣
4.1試樣形狀和尺寸如圖2所示。
4.1.1橡膠條長125mm,寬25.0±0.1mm,厚6.0±0.1mm。
4.1.2金屬片長60.0±0.1mm1),寬25.0±0.1mm,厚1.5±0.1mm。
4.1.3橡膠與(yu) 金屬片粘合麵應位於(yu) 金屬片的中間部應。粘合麵的長25mm,寬25.0±0.1mm。
注:在實驗過程中金屬片有*彎曲變形時,可以使用較厚的金屬片。同時,夾具上1.8mm的間隙
可以相應放寬。
4.2試樣製備的要求
4.2.1橡膠、金屬、膠粘劑的種類和型號,橡膠條、金屬片表麵處理,粘合條件如溫度、壓力、時間等均按照各種膠粘劑的粘合工藝規程或方法進行。
4.2.2金屬片兩(liang) 端用寬17.5 mm的膠粘帶覆蓋,以保證粘合長度為(wei) 25mm。
4.2.3試樣表麵應平整,不允許有彎曲、歪斜等變形。沿試樣寬度方向粘合麵的錯位不應大於(yu) 0.2mm。
4.2.4試樣粘合麵外的餘(yu) 膠應清除。
4.2.5試樣可以用模型硫化,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製備,但必須符合上述要求。
5試驗條件
除另有規定外,試樣的停放時間和試驗溫度應遵守下列要求:
5.1從(cong) 試樣製備到試驗之間的時間間隔不能超過6天。
5.2在試驗前,試樣必須在標準試驗室溫度23±2℃2)下至少停放16h。
5.3試驗應在23±2℃下進行。隻有在標準條件下進行的試驗,其結果才有可比性。
采用說明:
1) ISO 813-1974金屬片長60±1mm。
2) ISO 813-1974標準試驗室溫度為(wei) 23±2℃或27±2℃。
6試驗步驟
6.1在試樣的橡膠長端沿金屬片先用刀割開約1.5mm。
6.2對稱地把試樣的金屬片放置到圖1所示的夾具上,試樣的被剝離麵朝著試驗者,把試樣的橡膠長端翻下,垂直地夾在下夾持器中。
6.3開動試驗機,使夾持器以50±5mm/min的速度移動,以90°的分離角剝離試樣,直到*剝離為(wei) 止。同時,在試驗機記錄裝置上繪出試樣剝離負荷曲線。
6.4試驗過程中出現部分橡膠撕裂時,應在橡膠和金屬的粘合麵處用刀分割後繼續試驗。
7試驗結果
7.1剝離試驗機測試橡膠與(yu) 金屬粘合的90°剝離強度σ按下式計算:
7.2試樣個(ge) 數不應少於(yu) 5個(ge) 1),取其平均值、zui大值、zui小值。
7.3試樣破壞形式如下:
R——表示橡膠部分的破壞;
RC——表示橡膠和膠粘劑之間破壞;
CP——表示膠粘劑內(nei) 聚破壞;
M——表示金屬和膠粘利之間的破壞。
8試驗報告
剝離試驗機測試試驗報告應有下列內(nei) 容:
a.橡膠的型號;
b.金屬的型號;
c.試樣製備日期;
d.試驗結果(平均值、zui大值、zui小值);
e.試樣的破壞類型;
f.粘合的方法和膠粘劑的型號;
g.試樣的製備工藝;
h.試驗溫度、濕度;
i.試驗日期。